“受损程度大一点,有点误差很正常。”

    陈正却没有贾义那么乐观,若真如贾义说的这么简单,于晓波就没必要神色如此严肃了。

    “于组长,出现的误差大吗?”

    “到目前来看,误差并不算太大,但是通过几个时间段的抽查我们发现预估受损误差是会变化的。”于晓波回答。

    贾义眉头皱起,挠着头,“我听糊涂了。预估误差还会不停变化,是不是你们计算上出现了失误?”

    陈正却很快想明白,“会不会是导致预估误差的因素有差异,所以才导致误差的数据也跟着有变化。”

    “陈秘书聪明。”

    贾义有种吃了口屎的感觉。

    陈正聪明,就代表他笨呗。

    “导致预估误差的因素查清楚了吗?”陈正继续询问道。

    “是泥石流中的石块。我原本还觉得蹊跷,虽说使用的建筑材料有问题,但不应该破损如此严重,现在全明白了,是因为洪水中的泥石流中汇聚着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块,这些石块在洪水比较大的期间被一路冲下来汇聚到宜山大坝,其中一部分就会冲击向大坝墙体,持续对墙体形成撞击。”

    宜山大坝上游多山体,在持续的暴雨中,一些山体中的石块被冲击下来流向宜山大坝,最终就可能造成汇聚的石块对大坝撞击的局面。

    经过于晓波解释,陈正也想明白了很多问题。

    “按理来说,建筑方就算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从中谋利也不会完全不顾大坝安全,至少不会让大坝在短期内出现问题。宜山大坝突然出现问题应该也是这些石块持续撞击导致的,而这也是建筑方所没有考虑到的。”陈正猜测道。

    于晓波赞同道:“你的这个猜测不无道理,承建方没有预估到,我们一开始也没有考虑到,所以现在必须要将这个因素计算在内才行。”

    “于组长准备怎么做?”

    “在上游的几个支流全部设立观测点,提前观测泥石流的流量,在结合墙体的变化,我们就能总结出一个数据,让我们的预估更加精准。”

    陈正赞同道:“就按于组长说的办吧。”

    于晓波却是为难的看向贾义,“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设备。”